家政网坚持线上运营,实体店运营的结合线下服务的方法,服务内容涵盖家政保洁、保姆、月嫂、小时工、新房开荒、家用电器清洗、石材保养、修理服务等服务项目。
给患者喂水喂饭、察看输液、清理大小便,帮助他们翻身预防褥疮发生,还要陪聊天让患者高兴。陪护工虽不是患者的亲人,但在其家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担当着亲人的替补角色。然而这个群体不只承担着辛劳和心酸,还要忍受外面的误解与非议。
虽说患者的陪护伴随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会有很多刚性需要,但像周胜利、张穗琴等陪护工还是以三甲医院为主要工作地址。岗前有培训,工作会有安排,甚至还有三险一金,但收入要被抽成作为管理费;另一类人则游走在几家医院中,凭着同行介绍或患者的口碑接单子。
和月嫂、保姆等其他服务行业相比,陪护工面对的服务对象大多是身体虚弱和精神脆弱者,“会说话,懂幽默,还能安慰患者的,薪资就能高中一年级些。照顾患者起居的会更受青睐,也会被雇主提出更多的工作需要。一些出色的陪护工会得到所在医院颁发的陪护证。但绝大部分医院表示,陪护工是患者的私人需要,医院不阻止,也不参与管理。
陪护工有分白班、夜班的,也有做全天的,薪资随患者生活自理程度和需要按陪护等级来结算,较低陪护24小时需要100多元,也有上到300元的。在周胜利等陪护工看来,辛苦点无所谓,只须患者和家属能理解。就怕患者和家属觉得给了钱,就要把陪护工用到位,连起码的尊重都没。
“有些患者能自己下床上卫生间,但还是要坚持在床上,每次完了还需要清洗,一个晚上会折腾七八次。有的患者身体遭受病痛折磨,也会发脾气拿陪护工撒气。”家政网觉得,不排除这个行业有一部分人耍滑头偷懒的,但这类人总是因口碑差,常常会失业。毕竟陪护工目前还是患者家属在做选择,但周胜利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把患者当亲人一样照顾,他们也会当你是自己家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