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应注意的十个需要注意的地方:1、尽快吸吮:婴儿出生越早越好,最好在分娩后1小时内。2、母婴同室:婴儿出生后最好与妈妈在一块,由于母婴触摸可以增强母婴感情,婴儿啼哭和婴儿气味是好的刺激信号,可以有效刺激哺乳系统,改变催乳素分泌,保证乳汁分泌自然饱满。3、妈妈对母乳喂养重要程度的认识特别要紧。4、不时喂食会带来不少好处。5、维持胸部健康能够帮助确保乳汁分泌。6、适合增加哺乳妈妈的营养是母乳喂养的要紧保证。7、完全排空胸部可以促进乳汁分泌。8、正确的母乳喂养办法也尤为重要。9、注意预防婴儿随地吐奶。以下步骤可以降低吐奶:(1)喂养时维持冷静和缓慢。(2)在护理过程中防止忽然中断、声音或光线刺激或其他干扰。(3)喂养后维持婴儿直立。(4)哺乳后不要和婴儿玩耍。(5)在婴儿饿之前喂他(不要让他哭得太厉害)。(6)睡觉时,整个婴儿床的头部应抬高,使婴儿的头部高于腹部或睡在右边。10、九种疾病不合适母乳喂养:肝炎、肺结核、肺炎、急性乳腺炎、糖尿病、肾功能紧急损害、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脏病和紧急的精神疾病。提示:母乳喂养的两个数字6个月:母乳含有婴儿在6个月内所需的全部水分和其他营养价值,比率适合,婴儿可以充分消化和借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婴儿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完全母乳喂养,在此期间,他们无需任何其他液体或食物,甚至水。2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和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后应获得充足和安全的补充食物(科学配方奶粉),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母乳喂养对孩子和妈妈来讲是一件双赢的事情。然而,一些妈妈也有担心。他们特别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喂养他们的孩子,但他们的牛奶太少或者根本没牛奶。解决母乳不足问题的4个步骤:学会正确的母乳喂养办法:早期母乳喂养、频繁吸吮、正确的姿势和排空母乳。维持好的心态。确保充足的睡眠。产后注意饮食:喝鸡汤、猪蹄汤、鲫鱼汤、骨蔬菜汤。
给孩子哺乳时,母亲全身肌肉要放松,维持体位舒适、精神愉快,如此才有益于乳汁排出。同时,孩子的胸腹部要紧贴母亲的胸腹部,下颌紧贴母亲的胸部。
母乳喂养时,母亲可先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胸部的上、下方,托起整个胸部。再将乳头触及孩子的口唇,在婴儿口张大、舌向外伸展的一瞬间,将婴儿进一步贴近母亲的胸部,使其能把乳头及乳晕的大多数吸入口内,如此,婴儿在吸吮时既能使乳汁排出,又能非常不错地刺激乳头上的感觉神经末梢,促进泌乳和喷乳反射。
至干哺乳时间与次数,他们是没严格限定的,奶胀了就喂,孩子饿了就喂,直到吃饱,坚持夜间哺乳。若母亲的乳汁过多,孩子不可以吸空,不势必余乳挤去,让体内自动调整.不再产生过多的乳汁,以达到供需的平衡。
容易见到哺乳误区:
1.自己奶水量少,担忧孩子吃不饱长不壮,就断掉母乳,改喂牛乳或其他代乳品。
母乳是六个月内的婴儿最适合的食品,产后2周、4周、3个月,因婴儿成长发育的需要.出现暂时性母乳不足,只须让孩子频繁吸吮,刺激乳汁再产生,以达到一个新的日产水平,以满足婴儿的需要。
除此之外,只须休息充分、合理饮食并按需哺乳,母亲就肯定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孩子。
2.母亲严格按书本上的需要,每隔2-4个小时给孩子喂一次奶。
哺乳时应按需哺乳。只须孩子想吃,就应该喂,如此更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孩子多吸吮,可以促进泌乳量的增多。
3.哺乳的母亲要多吃鸡鸭鱼肉、多喝汤。
其实哺乳的母亲并不适合食用油脂过大的食品,尤其是动物脂肪。不然会致使小儿消化不好的成人两性疾病。
4.孩子长牙后总爱咬母亲的乳头,于是母亲就给孩子断乳了。
孩子咬乳头是容易见到现象,因此,最好坚持到小儿1岁到2岁后再断乳。至于这种行为,可通过一些手段(如堵鼻子、捏下颌等)来纠正。
5.母亲生病了,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断乳。
应依据病情而定。如果是轻微的伤风感冒等,根本不必暂停喂奶,只须戴上口罩,注意呼吸隔离就好。即便是急性乳腺炎等,仍可继续哺乳,而且先吃息侧,充分吸完再吸健侧,可配合消炎药,有益于炎症的尽快消退。具体状况应咨询大夫。
6.对于混合喂养的孩子,若母乳吃不饱,就再喂一些牛乳。
喂养孩子时。不要同时喂两种奶,如此会致使小儿消化不好的。正确的方法是先喂一次母乳,再喂一次牛乳,或白天喂牛乳,晚上喂母乳,总之是要维持肯定的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