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饰石材容易见到的病症及病因
石材病症的内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石材天然存在的微孔隙。比如,花岗石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其凝固点分别为1720、1100和900度左右,?岩浆凝固成岩石时,它们分别结晶,自然形成孔隙。大理石在地质的结晶和重结晶时也会在颗粒间自然形成孔隙。孔隙越小,毛细用途和表面吸附用途越强。二是相对复杂的化学成分。石材中有的成分容易与外面环境发生用途,产生侵蚀或变异现象。比如,石材的含铁量与锈黄斑有直接关系,钙质成分与吐粉和起壳剥落现象等直接有关。
石材病症的外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大方、水或水中所含某些物质与石材内部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或物理用途;周围环境某些污物的渗入或侵蚀,其中环境污染和酸雨的影响不可小视;开采、切锯、磨抛、搬运、安装和维护等施工手段或使用方法不对而导致。
下面大家结合具体病症说明容易见到的石材病症。
锈黄斑:锈斑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反应生成,由于石材的成分中多少含有赤铁矿或硫铁矿。这类物质在潮湿环境下与空气接触比较容易被氧化而生成三氧化二铁,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白麻”花岗石。二是石材在切锯、磨抛、搬运、安装、清理和用时有含铁物质残留、吸附和浸入石材的表面层,将来渐渐扩散和氧化,产生锈黄斑。最典型的例子是用强酸清洗水泥斑会将碰到的铁质溶解带入石材微孔,又如与石材接触的生锈的铁器会因雨水等的传递将石材染成锈黄色。
有机色斑:其他的含色素的物质也会污染石材,典型的如捆绑和包装石材的草绳、纸板箱等,在受潮或打湿将来黄色素溶出渗入石材微孔形成黄斑。其他如茶和咖啡溶液、动物的排泄物、生物腐烂液、微生物的繁殖等都可使石材产生色斑。
水斑与水迹:水斑是指湿痕不干的水斑,主要有两种:一是石材直接或间接地与潮湿或水源相连的状况,比如南方一些湿贴的墙面,特别是内部填土的较潮湿的部位,或是上下方常常有水渗入的部位,都可以看到水湿印。二是由于石材的微孔隙中含有某些易潮解的盐或碱。盐碱的来源有湿法粘贴时的水泥或添加剂、酸雨用途的产物、切锯和抛光的冷却液与安装的清洗液和护理液等等的带入。易潮解的盐或碱具备较低的水蒸汽压,他们将吸附水分直至达到与外面水蒸汽压的平衡,而石材微孔隙产生的附加重压使平衡愈加有益于吸附更多的水分,因此不论外面天气怎么样,石材表面层的水一直干不了。
水迹,这里指已经干了的像水斑的印迹:产生是什么原因或是湿法粘贴,或是过去渗水,或是其他潮湿粘液体浸入等缘由使石材表面某一地区较长期处于湿润状况,湿润的表面更容易吸附灰尘。吸附的污物会渗入石材微孔隙,即便后来整个石材装饰面干了,明显的水斑印迹也会留下。
失光、溶蚀、起壳剥落、孔洞和吐粉:大理石、石灰石和白云石等含钙石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国内是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耗的大国。煤炭里所含的硫化物伴随煤炭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尘埃中微量重金属离子的催化下会进一步氧化成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雨露即为硫酸。酸雨、酸雾和酸气会与碳酸钙反应生成较酥松的硫酸钙,俗称石膏。酸性雾气是使含钙石材表面失光的重要原因。石膏是一种水合结晶膨胀物,在雨水常常冲刷到的部位,硫酸钙膨胀物等被溶解冲掉,形成溶蚀。在雨水很难冲刷到的部位,酥松的硫酸钙易吸附灰尘形成黑垢层,当垢层增厚到一定量,形成瘪状或片状突起,甚至剥落。若石材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镁,常使碳酸岩石面形成一些小孔洞。另外,某些含钙石材本身的化学成分就不太稳定,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酸性气体与潮气有哪些用途下,与上述过程类似的结晶和水合现象会在石材内部发生。当石材孔隙的孔径较大时,膨胀的白色粉领会被挤出,形成“吐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