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碗机成摆设
街头巷尾的一些小饭店,放在餐桌上的碗筷油腻腻,有些还残存着污渍。记者随丰台区食监所稽查职员在检查中发现,很多店没设置专门清洗、消毒碗筷的房间,大多数餐具仅用洗洁精冲洗一番。一些店虽买了消毒柜,但根本没插电源,成了碗柜。
市中心城区一豆花店的负责人对碗筷清洗明显不看重,店里把干净的餐具放在操作台上,只用纱布盖了一部分。刷碗工对餐具消毒步骤和操作规范也不知道,只说用开水消毒便可,且不了解要有足够的煮沸时间。
一家广式餐厅厨房里,记者看到,清洗餐具的地方和未加盖的垃圾桶、未清洗的蔬菜仅隔一米。为贪图便捷,碗柜还打开着门。隐藏在角落的消毒碗柜象征性地放在一边,电源指示灯根本未亮。刷碗工讲解刷碗机坏了,但知情人称,刷碗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药水,本钱高,买卖不好的时候,刷碗机就弃而不需要了。
消毒碗筷二次污染
一些大饭店中,餐具消毒后则面临二次污染的危险。丰台区一个美食广场内,餐具清洗后早早地被送到每个小吃摊上,摊主将它们放在叫卖台上。执法职员用迅速测试棒测试了3只碗,其中一只的大肠杆菌指标竟达到248。
丰台区食监所员工马抒琦说,很多餐馆按规定对餐具进行了清洗消毒,但用前没注意保存,餐具长期与空气接触,导致细菌超标。
三件套遭店主忽略
不少小餐馆只租一间浅易店面,隐藏在店后的小厨房根本腾不出地方专门清洗消毒餐具。同时,刷碗工多是外地来的打工者,他们中的有的人甚至没健康证。另外,餐具保洁需要消毒柜、刷碗机等配套,其价格不菲,老板也不舍得这笔开销。
时间是餐具消毒的另一妨碍原因。盒饭生产单位、大型餐饮单位多用刷碗机及用蒸汽方法消毒餐具,用餐高峰时,他们常缩短消毒时间,致使消毒不彻底。
买家缺少健康的消费观念,也助长了餐饮行业的不卫生之风。很多市民对饮食卫生总是仅关注在食品上,而对餐具卫生视若无睹。
餐具将被重点抽检
据北京食监所副所长李洁介绍,发生在前年的一块食物中毒事件即是由餐具引起的。餐具消毒不彻底,大概出现大肠菌群超标等状况,用不洁餐具的客户就可能腹痛、腹泻,紧急的甚至可能染上菌痢和伤寒等传染成人两性疾病。
对此,食监部门正积极想招,在各类餐饮行业场合的布局上,对食品消毒的硬件设施专门作了规定。今年,市食药监局将特别加大对餐具消毒过程的卫生监管。李洁告诉记者,今年5月以来,稽查职员每月都抽检1000件餐具,合格率约80%。现在大型餐馆的餐具大体上比较卫生,但小餐馆的餐具卫生让人担心。以后一个阶段,食监部门还将加强抽检力度,一旦发现餐具不合格的餐馆,将进行罚款。
食品专家提出,可引导成立消毒公司,买碗筷集中消毒,用保鲜袋将消毒过的碗筷封好送到饭店,碗筷用后再由消毒公司运走集中消毒,饭店需要多少碗筷,消毒公司配送多少,每副碗筷收取肯定的消毒用费。
食监局推荐餐具消毒办法
●物理消毒:煮沸、蒸汽消毒应维持在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在120℃,维持15分钟以上;刷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在85℃,冲洗消毒40秒种以上。
●化学消毒:各种含氯消毒药物,含有效氯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用途15分钟以上。化学消毒后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