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黄疸的概念和症状

新生儿黄疸是因为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致使皮肤、巩膜和粘膜发黄的现象。黄疸一般在孩子出生后2-3天出现,并在4-5天达到高峰。主要症状是皮肤和粘膜呈现黄色,同时孩子的粪便可能变成深黄色或淡绿色。除此之外,有的孩子或许会出现呕吐、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

2、新生儿黄疸的种类

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两类型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在2-3周内自行消退。生理性黄疸对孩子的健康没太大影响,因此无需特殊治疗。

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能是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如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感染、肝炎等。病理性黄疸需要准时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3、怎么样应付新生儿黄疸

对于生理性黄疸,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缓解黄疸症状:

1、早期喂养:尽快开奶,增加孩子的喂养次数,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胆红素的排泄。

2、充足的水分:给孩子充足的水分,以增加孩子的尿量和排便次数,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3、晒太阳:适合地让孩子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胆红素的分解和排泄。

4、察看病情:密切察看孩子的黄疸症状和全身情况,如出现异常状况应准时就诊。

5、防止过度治疗:对于生理性黄疸,过度治疗或许会对孩子的健康导致负面影响。因此,爸爸妈妈应该遵循大夫的建议,不要过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