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男月嫂”,做不大“丐帮企业”


“家庭服务行业是个微利行业,不只阿姨、保姆自觉卑微,一些职业经理也看不起我们的工作,把家庭服务公司称为‘丐帮企业’。”全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张文范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全国有从业职员2700万,不少城市家庭已不能离开家政服务工,“所以,大家第一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张文范同时提醒,江苏家庭服务业急切需要紧跟年代节奏。“光靠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经营管理模式,一定不可以了!家庭服务业、家庭从业职员,要研究新的营销推广策略。譬如北京的‘阿姨来了’,通过网络将各地的家政经理人和家政服务职员集中起来,进行网络推广营销;广东一家企业,开通了手机保姆服务,都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法定代表人韩兵,痛斥了最近一些家政公司频频炒作“男月嫂”、“男育婴师”、“人乳奶妈”来提高企业知名度的行为:“试想一下,假如你的爱生活孩子,你是不是想找个男阿姨呢?”家庭服务业是为千家万户服务的,雇主看中的是服务和企业信誉,而不是简单的知名度。韩兵透露,中国家协正在向国资委申请在全行业推广信用评价体系。“大家将对家庭服务企业推行信用评价,并且公布上网,用户在网上就能查找到这家企业的信誉状况。”


提高阿姨服务意识,培训是重点


“一般客人上门做客,只能坐在客厅,而好保姆可以‘登堂入室’,进入雇主的私人空间,与雇主打造亲人般的感情,其可能带来的产业价值也很巨大。”台湾家政研究所所长张承晋博士觉得,家庭服务业肯定是个“尚待挖掘的富矿”,现在尚未非常不错开发,可以通过细致的培训来提高家政从业职员的服务水平,尤其是提高其“额外”服务意识。“譬如一个保洁员,其本职工作是打扫卫生、擦玻璃,假如保洁员看到雇主家地板坏了、马桶漏水了,就能询问是不是需要提供帮助,或者将雇主需要修理的意愿反馈给公司,这既解决了雇主的问题,给公司带来了收益,阿姨也可获得雇主的信赖,额外服务还增加了收入——与雇主关系融洽,工作也会更为稳定。”而这种细致、贴心的服务,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获得。


张文范会长介绍,现在国内家政从业职员中,九成以上来自农村,其生活习惯、服务意识与雇主有不小差距。现在不少家政公司提供的,还是中介式服务,介绍一个保姆挣个几10、一百多元,不少公司不愿增加培训本钱。“而假如要将产业做大,专业化培训确实不可少。”


对此,香港的经验具备借鉴意义。蔡周宁宁说,香港14万劳佣绝大多数都经过培训。这两年,香港在斯里兰卡和孟加拉打造了多个培训基地。香港家庭行业协会与这类国家的政府合作,打造订单培训,培训成本由输出国政府买单,待学员培训合格上岗后,再用近一年的时间,逐月返回月薪资的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