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一。引导孩子学会容易见到动物的特征,尝试用组合、摆设、切割、绘画等办法制作带叉的小动物。

2。擅长借助废弃材料,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

活动筹备

经验筹备:孩子们看过各种各样的动物,花,有用的几何图形来摆设动物的经验。

材料筹备:一只螃蟹和一只蜻蜓。多个一次性叉子、各种废瓶盖、彩纸、记号笔、双面胶带、动物图片ppt。

活动过程

1、 赏析动物图片PPT,察看动物特点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不少动物的照片。听着,你喜欢哪种动物?它看着像什么?你头上是什么?身体是哪种?

2、 展示两个代表作品,让孩子们察看并激起创作兴趣

孩子们在察看后谈论他们的感受。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小动物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激起孩子们手工制作的欲望。)

小结:叉子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小动物,如图中的小蜻蜓。用叉子把它的身体和翅膀伸出来,最后用小帽子代表双眼。你也可以用钢笔在纸上画双眼,然后把形状剪下来,放在蜻蜓的头上做双眼。

老师:这个小蜻蜓没伙伴。他非常孤独。他如何能有更多的伙伴和朋友呢?

3、 用叉子讨论动物的顺序

一。你想用叉子做什么?需要什么材料?

2。小结:孩子们说得非常不错。先想想想干什么样的动物,然后选择叉子和辅助材料,然后用记号笔画出小动物的面部特点,剪出头部的形状。最后,将纸与彩色纸结合,调整动物形状的比率。

4、 操作实践

老师提出了用叉子和彩纸时的需要注意的地方。老师把叉子放在一块时着重指导叉子的比率,并加上动物面部特点的地方。儿童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一。孩子们选择彩纸作为马赛克图案的背景。

2。孩子们用叉子放他们最喜欢的动物或花。

三。引导孩子们用彩色瓶盖或记号笔装饰动物的面部特点和身体图案。

5、 展览作品

鼓励孩子们谈论作品中用的材料和办法,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