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生儿娩出之后,在开始呼吸之前,应飞速清理口、咽、鼻等处的黏液或血液,预防其吸 入呼吸道起感染。办法多使用纱布裹住小指伸入口内,轻轻擦吸;或用耳科之洗耳球的尖端插入鼻内,吸出黏液;或用去掉针头的头皮针导管接注射器抽吸。做上述处置时动作务必 要轻,因新生儿皮肤稚嫩,稍有不慎致皮肤破溃,可引发全身感染。


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水煎拭口并少许内服,具备好的清洗用途,可以有效地预防皮肤黏膜及胃肠道感染。如黄连煎水拭口并内服少许;银花甘草液拭口,并内服少许黄连煎汁,以清脏腑之毒,预防胎毒遗患。新生儿时期,因为哺乳或溢奶的原故,小儿的口颊内或舌上常有残留的奶块。有的父母喜欢用纱布蘸水去擦,这是极其错误的。由于稍不注意,粗糙的纱布就会损伤孩子稚嫩的口腔黏膜,紧急者会引起口腔感染甚至败血症。遇有这样的情况时,可给小儿喝少许温开水,奶块即可被冲去。假如发现孩子口腔有一些白色类似奶块的膜状物,用上述办法又冲不去,且孩子烦躁,吃奶时闹,口气热,流涎,甚至有低热等症状,这大概是被霉菌感染而引发的鹅口疮。遇有这样的情况时,也千万不要用纱布擦,可用棉签蘸龙胆紫涂口,每天1~2次;也可将制霉菌素药 片压成粉末状,用白开水化为乳悬液涂口,每天5~6次;还可用野蔷薇花、鲜藿香、鲜竹叶 等适当煎水涂口,每天3~4次,均可非常快儿。涂口时应注意不要在喂奶后立即进行,以免 引起孩子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