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5月份颁布的鼓励家政服务业进步的 “家七条”政策,最大的闪光点便是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实行职员制。到底哪种家政服务企业才叫职员制家政服务企业? 日前,北京颁布有关配套细节对这类问题予以明确。
职员制企业可享社保补贴
北京人社局农民工处处长王启宁介绍说,今年5月份北京颁布的 《关于鼓励进步家政服务业的建议》 (简称 “家七条”)规定,对经认定的职员制家政公司可根据“先缴后补,一年一补”的原则,享受养老保险、医保、失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企业实质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50%,补贴期限低于5年。同时,对符合享受中小微型企业进步专项资金补助条件的,还将给予低于200万元的一次性专项补贴、免征3年营业税等支持政策。企业的职员培训也有望获得政府补贴。这类补贴和打折手段,北京有关部门将形成具体文件,陆续颁布。
王启宁介绍说,此次颁布的《北京职员制家政服务企业资格认定方法 (试行)》明确,职员制家政服务企业需要认定资格,并明确了认定职员制家政企业的6道门槛,包含:在本市行政地区内注册;在岗家政员工不少于100人;与家政员工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实质注册资本金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有完整的家政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及职员培训、服务步骤等工作标准,家政员工个人档案信息真实有效,可以达成家政服务的可追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诚信经营,无不好的信用记录和重大服务水平投诉等。符合条件的家政公司可以申报职员制企业。对经认定合格的职员制家政企业可依据北京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及有关扶持政策。
勉励职员制家政企业进步
此次北京颁布的职员制家政服务企业资格认定方法,核心是为了进一步鼓励进步北京的职员制家政服务企业,更好地满足北京家庭日益增长的服务需要。
王启宁说,北京职员制家政服务企业资格认定方法作为 “家七条”配套文件之一,将进一步促进北京家政服务业规范有序进步。
据悉,国内家政服务业进步迅猛,北京尤为突出,现在从业职员超越40万人。但绝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中介制,就是一般所谓的家政中介。 “北京家政服务企业有3800多家,但实行职员制的也就三五家。”王启宁表示,家政中介通过收取中介费营利,非常难对家政职员和家政服务对象负责,容易产生纠纷,家政职员和服务对象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滋生所谓的 “黑中介”。从国家政策和家政业发展势头来看,职员制是将来的方向。 “既能保障家政职员的权益,增加他们的收入,又能规范家政企业,使服务对象享受更好的服务。对于这个产业来讲,也是一个促进。”王启宁进一步补充道。
从去年统计的结果看,北京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政服务企业3800多家,但企业规模较小,注册资金在30万元以上的仅占1.2%,86%以上为10万元以下规模。仅从注册资金这一道门槛来看,北京有9成以上家政公司被挡在职员制的门外。 职员制需要企业和家政职员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社保费。这对很多家政中介来讲,是个不小的负担。而北京颁布鼓励政策,就是期望通过财政补贴,适合减轻其负担,鼓励家政中介实行职员制。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即使成为职员制家政服务企业,更不是终身制。北京规定,认定合格的企业从下一年度开始,每年第四季度须向市人社局申报年度核查。对未按时提交材料或不拥有年度核查条件的,暂缓通过核查。逾期未办手续或复核不合格的,注销其职员制家政服务企业资格。“假如家政公司在申请职员制资格时提供不真实材料,查实后将取消其认定资格。申报年度核查也是这样,并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处置,同时将企业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王启宁介绍说。
企业进步将愈加顺畅
据介绍, “职员”家政员包含保姆、保洁员等,与一般中介相比有4大优势:家政员与公司签劳动合同,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由公司按月支付薪资,按固定时间打入银行卡,不再是到一家干活拿一家的钱。对于雇用家政员的家庭和市民来讲,不需要再费心与家政员一一讨价还价,直接与家政企业协商签约支付成本。而发生纠纷时由家政公司出面解决。比如,雇主发现保姆把孩子拐走、家被盗等,打官司就找家政公司。实行职员制的家政企业可统筹安排职员,依据不同时期平均调配劳动力,防止 “保姆荒”问题。
“新政策让大家看到家政服务业进步的春季到来了。” 北京中青家政公司董事长王君说,从2009年开始,国家高度关注这个行业,一系列政策紧锣密鼓相继颁布。培训、税收、保险、小企业进步资金等打折政策推进职员制家政企业进步。北京这项政策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设置门槛把实力不足的企业淘汰出局,规范行业才能达成产业升级。职员制家政服务企业将是一个朝阳产业。
在王君的北京中青家政公司,职员张晓兰听说北京的这项政策后非常激动: “有了国家的扶持,大家的心就稳定下来了,想在公司长期干下去。”职员稳定了,再经过培训提高素质,企业的品牌也就有了保障。王君感到新形势下企业的进步将愈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