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孩子胖乎乎可爱、营养好。但,在记者接触的大部分从事营养、中医、心理等工作的健康专家的
孩子,几乎都是瘦瘦的,但身体都非常结实。他们笑称,用科学的喂养办法,孩子胖不起来。而愈加多的科学研
究已经证明儿童肥胖带来的害处,今天大家就邀请了几位健康专家,从他们的1日三餐中推荐“健康瘦孩子的喂
养经”。
爸爸妈妈要抓住“可控范围”
健康专家:赖建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食品安全所妇幼营养室研究员。
孩子状况:女儿,高中一年级,身高157厘米,体重44公斤,体质指数(BMI)为17.9千克/米2,身材适中。
赖建强在女儿的饮食上从来不粗心,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他必然会非常用心。
午餐是在学校吃,所以早餐和晚餐就是赖建强的“可控范围”,早餐非常重要,天天都保证有3类食品,做做鸡
蛋饼,拌点黄瓜丝,一碗小米粥等等。老话说“早饭吃好,中饭吃饱,晚饭吃少”,赖建强家的晚餐做得非常用心
。
“晚上都是自己做,我和她母亲轮换,极少出去吃。”他说。一般做一荤两素,每周3~4天都会吃豆腐,红烧
或炒着吃。蔬菜每天轮换着做,而且会在每周都会吃鱼。但从来不给孩子吃炸鸡翅、炸肉串之类的东西。米饭1碗
半,没刻意的让她少吃或者多吃,她自己感觉饱了就好了。
“大家包饺子、包子比较多,如此营养全方位,孩子也非常喜欢吃。”他说。
营养小建议:让孩子爱上吃菜,可以在菜的颜色和形状上动动脑筋,譬如做三块,胡萝卜块、土豆块、萝卜
块,三种蔬菜放一块颜色非常漂亮。
让孩子自控“垃圾零食”
健康专家:张辉,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孩子状况:女儿,15岁,高中一年级,住校,身高162厘米,体重41公斤,BMI为15.6千克/米2,身材适中。
女儿住校,周末才能回家,所以让她成为“我们的营养师”非常重要,需要有正确的营养常识,更要有较强的
自制力。
每次女儿去学校之前,张辉都要嘱咐她,三餐要规律,变着样吃,天天需要吃一个鸡蛋,还要多吃些豆制品
。假如说在学校,是女儿自我管理健康,那样周末回家,就是爸爸妈妈大显身手的时间,一个字——补。
但张辉的补,决不是大鱼大肉乱补。
完美的早餐不可以少,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奶类或奶制品及蔬菜和水果。全肉菜只在午餐,红烧排骨、鸡
翅,清蒸鱼等,另外再配点全素菜。“中午是菜配肉,以肉为主;晚上就是肉配菜,以素菜为主。”张辉说。
张辉的女儿对零食也控制得非常不错。“我一般不倡导她吃垃圾零食,我会告诉她不让吃是什么原因,譬如食物安全
性与营养搭配等。孩子大了,她能听进来对她有益的话。”张辉说,一般会让女儿餐后吃点水果,喝点酸奶。
给她运动方面的建议,女儿也非常“听得进来”,在学校天天都会去跑步或者打篮球。周末回家后,张辉也会
陪着女儿在楼下空地打打羽毛球,或者吃完晚饭1个小时后,出去快走半个小时左右。
营养小建议:对于从小脾胃虚的孩子,饭量不大,父母可以换着花样做主食,馒头、花卷、饼等换着做,这
样能让孩子对食物总有新鲜感。
当孩子饮食的“福尔摩斯”
健康专家:刘爱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副研究员。
孩子状况:女儿,8岁,二年级,身高131厘米,体重27公斤,BMI在15.7千克/米2左右,身材适中。
在孩子的成长中,母亲常常是充当“福尔摩斯”的角色,去排除各种隐患。刘爱玲对待孩子的饮食也是这样
。
“明天早餐,想吃那些?”这是她常常对女儿说的,让女儿建议,假如内容合理,刘爱玲就照着去筹备;如
果提的不合理,母亲就会提出“专业建议”,增加点什么或降低点什么,然后告诉女儿为何,如此筹备的早餐
女儿会非常爱吃。“我家的早餐一般至少满足3类食物。”她说。
“昨天,学校订的午餐是清炒菜鸟菜、家常豆腐、炸鸡腿和米饭,总的来讲营养比较丰富,但假如把炸鸡腿
换成红烧鸡腿就更好了。”刘爱玲常常会到女儿学校的网站上看看本周菜谱,知道孩子的午餐状况。也会适合地
给学校提提建议,譬如需要更换品种或口味,不可以总在一个供餐公司订餐等等。
在孩子吃零食的问题上,刘爱玲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刻,吃零食可以补充适当的
能量和营养素,所以,她会给女儿筹备一些营养丰富且能量密度不高的食物,主如果新鲜的水果、坚果和酸奶等
。其他的零食,为了不让女儿在同学中过于“另类”,刘爱玲不会一点也不让她吃,不然或许会降低和同学交流
的机会和话题,而且孩子有非常强的逆反心理。所以,刘爱玲会给女儿买一些如此的零食,但每月最多1~2次,还会
趁机讲讲这类零食的坏处。时间长了,女儿对提出买这种零食的需要也愈加少了。
营养建议:吃洋速食也有健康招,可以多点一份蔬菜水果色拉,吃烤鸡翅的话,把皮或包裹的面糊去掉,可
以降低脂肪摄入。
防发胖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
健康专家:孟宏,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针灸科 副主任医师。
孩子状况:女儿,11岁,六年级,身高165厘米,体重48公斤,BMI值为17.6千克/米2,身材适中。
要想让孩子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
“大家极少去外面吃。”而且,常常会用孩子能同意的方法来告诉她,吃那些是健康的,什么是不健康的,
时间长了,她掌握自己选择食物,还会讲给同学听。
吃零食,爸爸妈妈也要以身作则。“我有一个朋友,母亲零食吃个不停,孩子也不能离开零食。”孟宏说,总让孩
子暴露在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的环境里,他们怎能有抵抗力?
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体重的影响也非常大。孟宏的女儿小时候,奶奶总感觉孩子吃不饱,常常是刚喂完饭,又
给孩子喂上了。“了解饥饱是人类的本能,饿了自然会吃,不吃就是表明已经饱了,不要再硬塞了。”她说,吃
多了消化不了导致积食,或者变成脂肪堆积起来。
营养建议:为了不让孩子撒谎或偷偷买零食吃,建议给孩子肯定的自由度,让她自己去买,但买之前要和父
母商量。
帮孩子减肥要“言行不一”
健康专家:梁月竹,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
孩子状况:儿子,16岁,高二,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BMI值为21.6千克/米2,身材标准。
梁月竹儿子曾是小胖墩,而且不是普通的胖。
那是在2003年闹非典时,梁月竹忙得几个月没回家。非典过后,“这一回家不要紧,看到孩子差点不认识了
,如何跟吹的一样。”她说。
“依据我对孩子减肥的经验,对待肥胖青少年,父母要做到‘言行不一’,即言语上爱他,同意他的胖,实
际上用行动帮孩子减肥。”
肥胖青少年儿童最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这种时候千万不可以说“别吃了,再吃就更胖了”,而要安慰他
说,人的美分非常多种,胖瘦各有优势,美和胖瘦没什么关系。
嘴上这样,但行动上不可以怠慢,保证1日三餐的合理性,营养化,然后就是带孩子去玩,玩他喜欢的项目,
如练跆拳道、踢足球、打篮球等。
营养建议:减肥的时候父母可设立“游戏”的定义,把减肥当成是游戏,而不是一种负担,如此孩子会更乐
于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