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北京缺口,精确输送中高档家政员工

1月30日,中国华北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与河北华珂家政职业培训学校一同培养的55名学员,从“燕赵金管家”家庭助理高档培训机构顺利毕业。

一个家政基地串联起京冀市场

搬家

这类学员会家庭烹饪、会家庭保洁、会照顾老幼、会家庭保健、会家庭行政,是紧扣京津家庭服务高档市场需要的“科班保姆”。学员毕业当天,基地负责人、河北福嫂家政服务公司总经理张文杰决定就地在石家庄举办双选对接会。这也是新年前该基地举办的最后一场对接会。

消息一经传出,先前在基地参加过双选对接会的北京家政企业正点家政、唐顿世家等企业的招聘职员,就立即乘高铁来到石家庄,生怕“抢”不到人。对接会上,这类学员大都签约,新年后就在北京顾客家里上岗。

北京爱侬家政服务公司和北京阳光家政服务公司的招聘职员,由于没买上来石家庄的火车票,非常是懊恼:“北京对中高档家政员工的需要量非常大,下次再开对接会,大家肯定得早点来!”

家政公司“抢人”的迫切心情,反映出北京家政市场长期缺人的近况,他们常常陷入“有订单、没保姆”的尴尬境地。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每年月嫂需要在10万人次左右、育婴师在12万人次以上、养老及住家保姆在30万到40万人,天天保洁量需要50万到60万单。其中,月嫂、育婴师职位以中高档需要为主。

为此,北京不少家政公司专门成立市场部,派专人到河北、山西、甘肃等地招聘家政员工,不只本钱非常高,而且效果甚微。“河北在北京设立家政员工培训输出基地,成了北京家政企业的‘公共市场部’,基地就像在河北与北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串联起了京冀家政员工输出和输入市场。”与基地打造联系的北京家政企业纷纷表示。

基地运行以来,向北京输出的家政员工,都是福嫂家政依托旗下的华珂学校培养的。“今年,大家将把基地的服务范围扩大到石家庄乃至整个河北的家政培训学校,有组织、有规模地输送家政员工,力争每年向京津输出3000人次。”张文杰说。

对接北京标准,提高家政员工技能水平

今年34岁的宋红翠是石家庄栾城人,她三年前参加了华珂学校的培训,从一名小学习英语老师转行做家政服务。由于年轻,当过老师,也同意过专业培训,宋红翠一入行服务的就是北京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较高需要的顾客。

宋红翠自觉得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可到了顾客家才发现,事情远非想象中那样简单:顾客有吃燕窝的习惯,她却不会炖;顾客衣帽间里衣帽鞋包海量,她不知怎么样整理;厨房里三个冰箱分门别类放置的食材,有些她都没见过……

为此,她参加高档家政员工培训课程,不断恶补技能,目前不光会做营养餐,还探索出服装颜色搭配的办法,迈入高档家政员工行列。

“只有知道并对接北京的需要和标准,才能不断提升河北家政员工的服务水平。”华珂学校校长刘亚丽说,基地设立后,与北京家政企业面对面交流多了,学校不断开设各种特点课程,以满足北京家政市场的高档需要。

在华珂学校,记者看到,学校设置了儿童早教教室、辅食实操间、茶艺实操间、中西式烹调实操间与学员进入顾客家里的情景模拟教室。不只这样,他们还从台湾请来名师教授月子餐制作,请来知名厨师开设八大菜系烹饪课程,并引进菲佣培训标准,提升学员的技能水平。

张文杰表示,今年基地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与京津共建师资共享的协同机制,根据京津的顾客需要及行业准则,针对职员的不同层次和顾客的不同需要,对输出学员进行订单式、分层次培训,全方位提高输出职员的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基地运转顺畅后,力争每年培训家政服务职员5000人次。”他说。

另外,河北还将依托基地积极组织拓展家庭服务企业经理人培训和家庭服务师资培训,借用京津培训资源提升河北家庭服务业的整体素质。

做好维权保障,在京塑造河北家政员工的“娘家”

一位来自河北的家政员工,没通过家政中介公司,也没签任何合同,就在北京顾客家里上岗了。结果有一天她买菜回家,发现雇主家大门紧闭,门锁换了,她的行李也被扔到大门外。他们没给她适当的讲解,只说了一句“不适合,不想用你了”,当月的薪资也没给她结。这名家政员工别无他法、求助无门,急得坐在路边直哭。

这是刘亚丽给记者讲的发生在华珂学校学员身上的一个实例。“河北家政员工离开家乡来到异地工作,确实容易遭遇各种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她们使用方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刘亚丽说,为此,基地专门设立了服务机构,安排法律维权、心理辅导和扶持政策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值班,以帮助解决家政员工可能遇见的各种难点,将基地塑造成河北家政员工的“娘家”。

前不久,从华珂学校毕业的学员吴丽芬,从老家高邑县来到北京,计划在这里当保姆。找到工作前,她就住在基地。“我在这里住了两三天,吃住全免费,目前我已经在北京上岗了。”吴丽芬说。

这是基地为知道除河北家政员工来北京工作的后顾之忧,提供的另一项服务——对福嫂家政旗下培训学校的学员提供免费食宿,对第三方培训学校的学员提供免费住宿。

在为河北家政员工提供维权保障服务的同时,基地还最大限度地保障北京顾客的权益。

基地规范家政服务机构及家政员工的档案建设及档案管理,并实行诚信管理准入规范。入驻基地的家政服务机构,被严格审核其经营资质、社会信誉、服务能力,存在诚信问题的一票否决。

另外,基地还将打造“京津冀家政员工黑名单规范”,打造家政服务企业“红黑榜”,将不符合行规,甚至有不好的记录的职员和企业列入黑名单,解决诚信痛点。